節能環保領域的排頭兵 |
來源:中國啟源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時間:2021-06-30 |
朱海燕,中節能工業水務工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,教授級高級工程師,注冊環保工程師、注冊給排水工程師和注冊一級建造師,陜西省勘察設計師。長期從事水污染防治的設計與技術管理工作,多次獲得國家優秀設計獎、機械工業部科技進步獎、優秀設計獎、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優秀論文獎。主編完成國家多項行業規范,為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。 6月18日,早上7時,還沒到上班時間的朱海燕早早出現在中節能工業水務工程有限公司。作為陜西省勘察設計大師的他,提早去上班已經成了習慣。“我最近正在報一個新課題《電鍍廢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》,行業在不斷變化,廢水的特征也不一樣,需要新技術綜合解決。” 1983年朱海燕畢業于湖南大學給水排水工程專業,同年分配至原機械工業部第七設計研究院(現中國啟源),從事環境保護水污染治理技術研究、工程設計、工程總承包工作。上班的第一年,就讓朱海燕明白自己所要從事的工作不是個輕松的差事。那一年,他基本上都在西電公司幾個廠里做電鍍污水處理。師傅涂錦葆提要求,他做方案,然后不停實驗,再調整方案,尋求最優方法。在這樣高標準、嚴要求下,朱海燕有了這樣一個被同事稱為強迫癥的習慣,總問自己“我還能做什么。” 之后,在他主持的西安高壓電瓷廠高瓷泥廢水回收治理站工程上,他的“強迫癥”又犯了。“以往的廢泥,都是處理扔掉,我覺得這樣太浪費了。”朱海燕說。經過進廠現場調查,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:“讓污水在一個裝置里面徹底分離,大大小小都沉降下來,讓水是水,泥是泥。”想法簡單,可操作起來卻很復雜,堿式氯化鋁、聚合氯化鋁、聚丙烯酰胺……僅僅是添加混凝劑就達十幾種,而根據所加的劑量不同,實驗就達上萬次。在反復實驗中,朱海燕改變了當時國內處理采取“兩級”工藝都不能回收瓷泥的現狀,在國內首先提出并采用了“一次沉降”技術,保證了廢泥可直接回用于生產,出水也同時回用于生產線使用,節約了原料資源。為此,該“廢水處理廠”改名為“環保綜合利用分廠”。 中節能工業水務工程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啟源子公司,以水務投資、環境工程設計、施工及其總承包、水務運營管理為主業,與客戶打交道就不可避免。 朱海燕常對公司年輕設計師說:“我們從事工程設計,源于客戶需求,終于客戶滿意,要認真研究客戶意愿,積極應對客戶需求變化,竭誠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。”可有一次,他卻對客戶說了“不”。 那是發生在貴州盤南煤炭開發有限公司響水礦廢水治理工程上的事。響水鎮靠近云南,當時并沒有直通的火車,朱海燕每次到昆明后,還要坐6個小時大巴才能到鎮上。到了鎮上,也沒有賓館,他只能租住在農民簡陋的房子里。這些在朱海燕眼里都不算什么,“我們搞研究的,在哪都能做設計。”可設計意見與客戶沒達成一致讓朱海燕上了火。 在客戶眼里只要污水治理能達到國家標準就算設計成功,而朱海燕卻有了更高的標準:“經過處理的煤泥可以作為燃煤使用。”當時有不少人勸他只要客戶滿意就行,可他卻執拗的反復設計,并親自上北京煤炭行業協會去證明自己設計方案可行。 在他的堅持下,該項目專門投加適量改性藥劑改變沉淀煤泥的流動性,解決了傳統煤炭廢水處理過程中煤泥沉積,難以輸送的問題,沉淀的煤泥經脫水后作為燃煤使用。項目結束后,客戶感嘆道:“我們還得感謝朱工堅持,幫我們企業節省了一大筆錢。這真是‘三精’項目,精到服務、精湛技術和精品工程。” 正是由于該項目的成功,公司又在貴州地區接連總承包了兩個污水處理工程。其中金佳礦污水處理工程,處理過的污水竟然可以達到直接飲用的標準。 2011年11月,朱海燕被省人社廳和住建廳授予“陜西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師”,在榮譽面前他更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,他表示:“近幾年來,國家對環保要求越來越嚴。新的工藝,新的材料層出不窮,只有不斷學習,才能為水污染治理再做貢獻。” |